放映場次
2025/10/09
2024-2025 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 | 多元‧新生《台灣紳士》&《青木瓜之味》映後座談

《台灣紳士》&《青木瓜之味》映後座談

 

▋​​時間:2025/9/27 (六) 16:30

▋地點:中壢光影電影館

▋主持人:辛佩宜 

▋映後與談人:《台灣紳士》《青木瓜之味》導演 黃麗如、導演 鄭治明

 

 

▶ 主持人:這場放映的兩支短片,來自紀實節目「另一種注目」,由鏡電視新聞台藝文節目部製播,目前為雙塊狀,於週六、日晚間在鏡新聞頻道播出。台灣唯二製播紀錄片節目的電視台,除了鏡電視,還有公共電視。想先請兩位導演談談 「另一種注目」的產製狀態及分工。

 

▶ 麗如導演:大家在YouTube頻道也可以看到我們大部分的節目。鏡電視的成立是希望有別於一般電視台,常態型製播和紀錄片有關的節目,「另一種注目」大約已經運行5-6年了。至於產製流程,《台灣紳士》大約拍了4-6個月,第一次拍攝是中秋節到台中公園看他們練習,也是第一次和他們見面,一直拍到聖誕節、跨年,我們會有其它節目同時進行拍攝。一年產出6支影片,大家剛才看的《台灣紳士》電視版有分成上下集,今天大家看到的是影展版本。

 

通常紀錄這件事情需要時間的醞釀,像是比賽的歷程,看得出時間性,所以會和一般的即時報導或調查有所差異。「另一種注目」的節目會呈現接近電影語言的拍攝方法及風格,那我覺得這是「另一種注目」難得的原因,在一個商業電視台養這個節目其實很不容易。

 

▶ 治明導演:我以前是學電影也在做紀錄片,我會覺得「另一種注目」比較像紀錄片和深度專題之間的某個位置,和紀錄片朋友聊天,他們會說一年拍六支太密集吧!新聞界的朋友聽到一年只拍六支,也太爽了吧!這是這個節目平台產製特別的地方。影片分工上,麗如是文字記者,負責報提、處理企劃、和受訪者溝通訪問,我是攝影記者,負責拍攝、剪接。

 

▶ 麗如導演:兩個人就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了!後來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_____

 

 

▶ 主持人:通常紀錄報導式的節目會搭配旁白做引導敘事,不過「另一種注目」沒有旁白,可以說是一種紀實短片的新型嘗試。好奇兩位在開發、拍攝、後製階段,如果遇到意見不合的時候怎麼辦?

 

▶ 治明導演:如果必須做的更接近紀錄片,或者更電影化一點,那其實必須透過故事、人的行動來講述,所以我覺得這是攝影跟文字要非常有默契的地方,需要知道主題核心是什麼。所以我跟麗如每次出班,在車上會大量討論,比如說拍這個菲律賓移工,拍選美比賽,如果我們不是要呈現悲慘、受壓迫的一面,而是希望呈現他們在選美比賽像是一個真正的人的樣子,這些是我們拍攝過程中會討論的,當然中間還是會有迷航或意見不同,但我們還算有默契。

 

▶ 麗如導演:我們和一般電視台文字或攝影記者不太一樣,一般電視台文字記者可能把剪接腳本寫完後,就會直接給攝影來剪接,其實對於節目製作的參與沒有那麼多。但像我們的作法,田調都會一起去,每次約訪問都是大量討論,去扣緊影像和故事的核心,真的需要花很多時間對話。

 

 

_____

▶ 主持人:就我所知,你們另外還有製作關於印尼移工的《菲達蒂的小套房》,當時怎麼會想要製作移工系列的主題節目?

 

▶ 麗如導演:我們是在疫情期間成立的電視台,疫情期間大家都不能出國。那就亂想,如果不能出國但想找到異國場景。我之前在一周刊負責影音節目,有拍過很短的移工選美比賽。在這機緣下,疫情期間,我被找去當選美評審,後來覺得可以跟拍,就開始了菲律賓移工的《台灣紳士》拍攝。

 

我們通常看到移工有關的報導都是悲慘的面向,那為什麼台灣有70幾萬的移工,勢必在這個地方有讓他們圓夢的地方吧!或者他們覺得可以發展自己的地方,這裡可以給他們一個舞台。後來就找到印尼移工菲達蒂,我們甚至去年還跟菲達蒂回印尼,慢慢跟這些東南亞朋友就建立一些關係。會發現這些遠道而來的移工,在台灣工作,和人之間發生的關係與對話是很有意思的。

_____

 

 

▶ 觀眾:好奇《台灣紳士》的拍攝過程,有30幾個選手,怎麼選擇要拍哪一位。

 

▶ 麗如導演:你的問題好精準喔!我和治明第一次出機去台中公園拍攝,第一次練習就是30幾個人,我們一個都不認識,也在想主角會是誰?但總要挑幾個可以追蹤的人。所以我們在小涼亭裡請每個人自我介紹2分鐘,聽他們的口條、聽他們為什麼來台灣、幾歲、你的夢想是什麼?之後再追蹤聯繫我們覺得比較可以關注的對象。

_____

 

 

▶ 主持人:好奇兩位導演怎麼看選美比賽中性別的反差感?

 

▶ 治明導演:這些男孩面對攝影機非常的自然,他們會很直接跟你互動,和台灣人面對攝影機的態度很不一樣。我自己是蠻喜歡拍攝過程中,和這些東南亞朋友相處的感覺。

 

《台灣紳士》有一顆鏡頭,羅賓躺在床上回答我們問題,他就很自然的躺著一直講一直講,那個表情和狀態都很好,不畏懼鏡頭,非常自然的表現。我們後來還有去參加變裝皇后比賽(drag queen),你一定會覺得他們真的把自己的美展現到極限,每個人都打扮得好美好美。

_____

 

▶ 主持人:兩部電影的節奏跟結構其實蠻不一樣。《青木瓜之味》你們進入「立青泰拳」泰拳場域的時候,怎麼發現被攝者韓定那個時候有發現等地這個角色嗎?

 

▶ 麗如導演:那時候我們也是去選角,後來發現裡面怎麼有一個人中文講那麼好,他看起來很像泰國人,但為什麼中文講那麼好,對後來發現是台灣人,然後再跟他聊天,發現原來那個他不到20歲就離家出走來到這裡。

 

▶ 治明導演:我們發現韓定和教練有一種特殊的情誼,不只是拳館的同事,還會一起去做抓魚的工作,韓定大部分時間都住在拳館。我覺得拳館對他來說是很特別的地方,泰國人跟這個台灣的年輕男生的關係非常緊密,所以我們後來其實是想要聚焦他跟沙蒙教練情同父。這對我們來說很特別,以往我們都會覺得移工來台灣都是接受台灣的金錢或援助,然而在這間拳館,我們看到的是台灣人,其實在這個地方找到了他的自我認同。

 

▶ 麗如導演:本來一開始要拍泰國移工訓練台灣的選手,台灣選手出國得名這樣的題材。後來發現韓定這條線,沙蒙帶他去桃園水庫抓魚打工,他和沙蒙的關係更讓我們著迷,整件事情都好有意思。

_____

 

 

▶ 主持人:這個角色真的很有魅力,你們在結構這支影片、形塑這個角色時,做了什麼樣的取捨?

 

▶ 治明導演:其實我們的素材不多,幾乎拍到的素材都用上了。想到一個例子,裡面有顆餵貓的鏡頭,有同事問我們這個畫面的必要性。其實我們希望能呈現他的性格,他在拳館受到那麼多幫助,他用他的力量去照顧動物,外表是個強悍的男生,不過他內心其實是非常溫柔的狀態﹔或者講他的家庭的關係,他看大人不順眼逃家,外面的世界跟這個拳館給予的溫暖對照,透過他講這些事情來呈現。

 

▶ 麗如導演:拳館是他的避風港,他的人生在這邊變得很不一樣,找到另外的兄弟姐妹,甚至是一個很像爸爸的人,「立青泰拳」本身就是個蠻迷人的空間。

_____

 

 

▶ 觀眾:我參與的影展場次都是和移工有關的,請問導演有拍過台灣人的主題嗎?

 

▶ 麗如導演:台灣主題很多很多。我們有拍了一系列八集節目「掀起苑裡的風」,在講一個原來只是開獨立書店的女孩,後來去選鎮長選上了,前面在講他怎麼打破地方勢力選上鎮長,後面是選上之後的歷程。

_____

 

 

▶ 主持人:兩位在做「另一種注目」這幾年,對你們的影像創作上或工作歷程的影響?

 

▶ 治明導演:因為是電視台還是會考慮一般觀眾的閱聽模式,所以資訊、點題盡量清楚,讓大家不會想要轉台,那跟電影很不一樣。因為我在電視台的時候,在摸索跨越不同媒材的能力,現在回頭看這兩支片,會覺得有些可以修改的地方,但這就是個成長的過程吧,你跟以前有些不一樣。也很難一言以蔽之,「另外一個注目」面對這麼大量題目對我造成的影響,以往一部片拍2-3年,但這裡一年拍6個題目的強度很不一樣,也算是很重要的養分吧!

 

▶ 麗如導演:我是從傳統媒體到網路媒體,一開始就從報社開始,後來到一周刊做3分鐘、6-7分鐘的短影音。一開始覺得「另一種注目」24分鐘好長喔,後來又覺得24分鐘不夠長,很多想講的放不進去,那就變成上下集好了,但是上下集的結構其實又不太一樣,會被格式所限制,那當然是你現在要在一個形式裡面去創作,那當你受不了這個形式,可能就會想再換,做別的東西,是不同的考驗吧!我們必須這麼大量接觸不同的人,通常希望看到他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融入了很多人的家裡面。

 

 

 

░░░░░░░░░░░░░░░░░░░░░░░

➜➜➜ 「另一種注目」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ugDesoJHY&list=PL1jBQxu5EkletRcOJr2y4as7vjzDEov4v 

 

➜➜➜ 《青木瓜之味》YouTube線上看:

https://youtu.be/SGP66zyGQG8?si=UByREcLsiC8_IWBj 

2024-2025 桃園城市紀錄片徵選培訓|培訓花絮 #監製篇
2024-2025 桃園城市紀錄片徵選培訓|培訓花絮 #課程篇
2024-2025 桃仔園電影趴:來咱社區看電影|主視覺動畫
2024-2025 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主視覺動畫
2024-2025 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總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