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
2024/03/22
03.16|培訓進階課4 跨類型紀錄片創作分享

【03.16 培訓進階課4_跨類型紀錄片創作分享 #洪瑋伶導演】課程側記

 

 

最後一堂進階課很開心邀請到擅長運用不同手法融入紀錄片中的洪瑋伶導演,分享他幾部非典型的紀錄片作品,透過作品與學員交流另類的創作歷程跟想像。

 

▌從「這樣也可以!」到「這樣真的可以嗎?」

 

進到戲院時,我們原本期待看到某個類型的影片,結果處理的方式超乎自己的想像,我們會產生「這樣也可以!」的驚嘆。瑋伶導演說,自己一開始會去懷疑創作者,隨著電影越看越多,會逐步開啟自己對影像的想像,反而也會想去嘗試「不一般」的創作方式。

 

由於每一次的創作歷程都會經歷類似的路徑,過程中也會產生自我質疑,問自己「這樣真的可以嗎?」,所以今天才會定了這個題目跟大家交流,分享他是如何從原先對紀錄片典型的想像,轉換到更開闊的視野看待紀錄片。

 

▌典型及混種

 

✦ 典型:拍攝方式可能是蹲點拍攝、貼近一個主題或是跟拍被攝者等等,比較像是一般大家對紀錄片的想像。

 

✦ 混種:紀錄片揉合劇情片、重演、動畫、概念先行等。「概念先行」跟當代藝術有點接近,它可能是想到一個概念去包裝整件事情,不是想到某個形式才去拍某個片子。而是對這件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後,基於對真實的理解狀態之下,產生這個形式可以對應到他想闡述的真實。

 

今天談到的「混種」影片,是看完後會引人思考「這是紀錄片嗎?」,藉此打開觀眾對於影像敘事的想像與邊界、尋找不同的方式探問「真實」。然而,這個「真實」之於每個人的答案都有所不同,你認為的「真實」是什麼呢?


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電影,有些電影的敘事性很強,有些則不然,但卻可以提供觀者不同的「感受」,例如視覺、聽覺上的刺激。它們看似衝突,卻也不矛盾。因為身為觀眾,看完一部電影後,我們常常希望能理解它到底在說什麼?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立刻獲得答案,因而產生很多疑惑。所以身為創作者,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脈絡,「為什麼這樣做的概念」不一定能立即被觀眾掌握、感受到,但觀眾們卻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突然理解創作者的用意,並感同身受。

 

瑋伶導演分享,自己看到很不一樣的作品時,通常會選擇先接受創作者要給觀眾的東西,不能全盤理解或接受都很正常,畢竟不可能每部片都喜歡。重點是觀影過程中,無論對於電影的喜惡,究竟感受到了什麼?身為創作者,亦可思考自己的影片希望帶給觀眾什麼感受?

 

 

▌創作分享

 

瑋伶導演接著分享自己不同時期的作品:《言午之男》、《非常阿英》、《寫字的人》、《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Halay su manga lama hongu na Utux(我先到彩虹橋的另一端等你們)》等,試圖運用歷史影音、動畫、重演、聲音跟文本等多元手法,跳脫一般紀錄片的形式,重現出想傳達的核心概念。

 

而過去曾被問到拍白色恐怖的主題,人都不在了,該怎麼拍?那些追不到的真實——景物依舊、人事已非——如何再現?經過這幾年的實驗,瑋伶導演歸納出的方法是:進入歷史空間、閱讀資料或採訪相關人物等,去掌握當下的感覺與觀察,然後對於這些事件產生自己的看法。這種看法可以被視為某種真實,然後運用影像與聲音,建構一個你覺得再也找不回的東西,去把它重現出來。

 

另外,也很常被問創作時是否有考慮觀眾看不看得懂?瑋伶導演表示,並不是認為觀眾不重要,而是對於創作者來說,「創作動機」似乎是更重要的東西。「你為什麼想要創作?」這個動機展現的真誠,會使觀眾更能理解創作者想表達的。

 

 

金句:打開對影像敘事的想像與邊界,尋找不同的方式探問「真實」。

桃仔園電影趴:來咱社區看電影|主視覺動畫
桃仔園電影趴:來咱社區看電影|電影總預告